DSC_0794 DSC_0795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 高一國文老師介紹的

一直不知道媽媽買過這本

直到某次同學來家裡做報告 才發現XD

後來高三的校園書展 看到這本出了25周年刷新版

開啟對這本書的好奇

終於在這段閒暇的時光能好好閱讀它

 

由於裡面很寫實的描寫中共下的文革等的現實

一度被列為是禁書

但歷經轉折後  此書終於再度出版

 

DSC_0797  

作者 張戎 1952年出生 是個完全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孩子

"我享受過特權,也遭受過苦難;有過勇氣,也有過恐懼;見過善良、忠誠,也見過人性最醜的一面;在痛苦、毀滅與死亡之中,我更認清了愛及人類不可摧毀之求生存、追求幸福的能力"

這是她在文革後寫下的一段話

在書裡 我確確實實的能感受到那些苦難 

卻有無法真正體會那些磨難

我在這本書得到最大的收穫就是

它讓我一窺歷史課本那些簡單的描述背後那些血腥的史實

 

首先來介紹三代中國女人是哪三位

第一位是作者的外婆 書中稱為姥姥

出生於清末 歿於70年代

姥姥經歷過民初軍閥混亂 八年抗日 國共內戰 中共建立 最後死於文革

 

第二位是作者的母親 夏德鴻

出生於1931年 與丈夫張守愚終生獻身於共產黨  

是個新時代的女性 非常有想法

為打造一個新中國而不畏懼

 

第三位就是作者本人 張戎

原名是二鴻 為家中的二女

身為高級幹部的子女 張戎生活比一般人還要好過

沒經歷過真正的大飢荒 在求學歷程也算順利

但直到文革 父母親被貼上"走資派"的標籤 

展開了她苦難的生活

她當過紅衛兵 農民 赤腳醫生 翻砂工 電工 

最後就讀四川大學英語系 現為旅英作家

起初我還好奇為甚麼中國人寫的小說需要譯者

後來才知道 張戎是在英國完成這部處女作 是以英語寫成的

 

故事內容橫跨了將近80年 從清末到鄧小平改革

我對這本書最大的感想是 它帶我重新認知那些歷史

以下選出幾段我比較有感覺的事件

 

文革 老師往往說的批鬥感覺起來沒有很嚴重

但現實中 很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搞得家庭分崩離析

接受精神壓力 無故被打被揍 不時開檢討會被逼著承認自己的"罪刑"

張戎的父母親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留下了病根

除了他們 當時有多少中國人都死在這場荒謬的運動下

毛澤東為了權力 不惜毀掉能夠給國家真正福祉的幹部

張戎對文化大革命的感覺

總括就是從單純追隨毛主席 到懷疑 最後到確定這是場大災難

因為當時毛澤東的個人神化 作者很難怪罪於他 只是很疑惑又很矛盾

因為毛主席在心中已經是個根深蒂固的偶像 

要打破他 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們很難想像那到底是個怎麼樣的社會

畢竟我們生活的是民主的社會 整天都有人批評政府

十年的文革對我們來說 那不過是中國歷史的一個事件

但對於真正生活在那時的人們 那是一輩子的痛

 

另外關於國民政府初期在中國的貪汙腐敗

是在姥姥和夏德鴻的時代

國民黨的官員推翻清朝後沒有給人民更好的生活

而是讓人民陷入另一個苦海

剝削 早已見怪不怪

也是因為這樣的生活下 大多數的人們把希望注入共產黨

共產黨的原則是與人民一起 他們有禮貌 尊重農民

初期的共產黨似乎才是大家所追求的新中國

"共產"之後沒有人再挨餓

幾個世紀以來中國總是有飢荒的問題存在

肚子先填飽 才會有心搞其他的

另外共產黨最後能打贏國民黨除了農民支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

共產黨相對較有紀律 也團結

還記得蔣中正當時和自己的幹部都喬不攏了

如何治理國家呢?!

 

另外就是家庭的部分

在黨的教育下 黨為第一 家為其次

以張戎的父母來說 即使結婚 也不能天天在一起

必須依照黨的規則 一周只有一天或兩天能住在一起

一直到孩子們上學 也大多住在宿舍

我還記得三年前幫壢中管樂與上海學校交流時

上海的老師說 他們那邊的小孩幾乎都是住校 說要我們跟進XD(這是題外話啦

對於黨教育下的人民來說

家庭觀念重被視為是傾向資本主義

在文革時期 自己的父母被批鬥 與父母斷絕關係的子女不在少數

但是張戎一家人越是困苦越是凝聚一心 在當時的社會下顯得多麼可貴

 

關於制度文化的感想

中國人一向家庭觀念很重 但在中共統治下

為了走向一個新的中國

必須把過去那些迂腐的禮節丟掉

但有些明明是合情合理的倫理道德似乎都變得守舊而急於拋棄

愛家一點 人家說你沒有集體意識

孤獨一點 人家說你瞧不起他們

一定有人曾疑惑過

在那些革新下 中國真的變得更好了嗎

以人民公社為例

集體生產 

不管你多努力 你只會分到一樣的東西

因此每個都想著不要被占便宜 越做越少

 

最後簡潔總括我的感想

這本書不只好看更給了我很多啟發

大大推薦喔~~~

(看得出這本書也很舊了~比我還老喔XD)

 

如果要我為這本書寫推薦序的話

我會這麼說:

當你覺得痛苦和絕望時 人類的本能 寄予希望和愛

看似沒用卻是能夠真正帶你脫離苦海的良藥

DSC_0796  

我所知道的中共

不過就是課本上的簡單帶過

和偶爾的兩岸新聞

但看過這本書之後 對好多事情又有了新的想法

歷史是哲學更是生活 不單單只是一項科目

除了想要知道過去發生的事

更想要從這些事件中 體悟出新的道理 來檢視現今的社會

這就是為甚麼通識課一定會有歷史 因為它真的很重要阿!!

 

我是林彥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鴻 張戎
    全站熱搜

    Anlin林彥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